Board logo

標題: 其實社工在處理邊青問題時會有內心的爭紮嗎? [打印本頁]

作者: van    時間: 2012-11-1 12:55 PM     標題: 其實社工在處理邊青問題時會有內心的爭紮嗎?

fanny_lovely
其實社工在處理邊青問題時會有內心的爭紮嗎?

其實有時見都d新聞,e.g.校園欺凌等等
有時我自己都會覺得佢地唔係咁好~
唔知社工們會有什麼看法呢?

或者分享0下自己0既經驗(e.g所知比較深刻的case/新聞)都ok~
thx~


好同意您的講法

從其行為去看
有很多時我們好難全然接受!

所以
我先接受自己有這「感覺」、「觀感」!

然後
便叫自己停停
想想他/她做這類行為時
他的想法有機會是什麼?
再想想
他/她的成長有機會是什麼?
然後想想
如何他/她才不會做/再做這類行為?

這時
我的眼界
便不停留在這一時的行為
我想我會立體一點去看這個人

主祐

杰奶我想了一樣事件,仍是我最近面試的一個題目。

你是基督徒,但你的青少年服務使用者說她需要墜胎,
你怎樣平衡你對生命的絕對重視而又尊重案主自決呢?

阿竺讓我想起了詮釋學當中講及的四個基本要求去面對社工對案主的不理解。

1) 平等的看事物態度
2) 對他者的敏感度
3) 想像力
4) 自己批判

你如何在自己的感受出發,再使自己去接受自己的感受來源,
再去開始抱有四個態度去與服務使用者傾談,才是了解他們的起步點。

我是剛畢業的同學,所以意見帶有大量的書卷味。


哈哈!
書卷味!

好香呀!
我喜歡聞……
聞書香!

更喜歡看書
想內容
將把前人的知識與前線的工作融合!
……

保持這種「氣味」
加上實踐!!

調較您自己獨有的「工作氣味」!

wah
竺兄沒回答問題唷~ 人家問你身份與某些外展上接觸到的反道德處理方法之間的矛盾唷!
別只掛注書卷味! 要是給驗出對腦部有影響, 便成了新的話題
可是現今的年青人也不愛聞書卷味, 要不?
一個圖書館便找到他們, 不用北上尋快樂了~

偶對 錯誤行為是不認同! 不接受, 不採用!
但這是偶的想法, 不是他/她必要行的方法
而且行為錯, 不代人一個人壞或差, 好人也常常會做錯事
什么是好, 什么是壞也很值得討論
故此, 這可能是觀點與角度的問題, 主流價值觀vs非主流價值觀

外展會遇到很多不同行為, 是會刺激你既有的既有價值觀
你可以喜歡/不喜歡, 接納/不接納這些行為, 因為是你個人的選擇
可是, 你是你, 他是他~ 別硬把你的世界觀套在他人身上
行為錯, 不代表人壞人差! 而且什么是對或錯, 這是有討論餘地

但是, 在接受他人時,也 要有自己的一套價值觀
畢竟, 我們是基於某些價值觀差別的驅使下作出介入
不是硬銷, 而是引導, 介紹, 勸解. 最終他們選擇採用不採用
很多很多人在接受接受再接受下, 忘了本性
社會不是不給青少年空間, 而是某些事件如打架欺凌
行為是絕對是錯的, 不可接受的!
人可以關懷愛惜, 但行為是需要介入, 針對, 改善
不了了事, 只說聲:下次不好, 乖d~ 不是間接害了他們?

至於墮胎問題
分析過后, 研究過后~ 他/她如何選擇 [他/她對兩面也有認識的權利]
便是他/她個人的最終決定, 我個人支持他/她的最后決定!
或許我本身沒有信仰, 爭紮沒那么多
偶只知道任何人都任有做對或犯錯的機會
我們不應該取去他們的機會
只要這個舉動不是致命的, 永遠回不頭到
(當然, 有人說這是致命, 回不到頭, 說到底也要注意一下那青年人的處事成熟能力)
很多人也不願處理這些, 因為這個問題沒有必定答案, 又有有責任在身上

還望竺兄多批教我們的愚見

今天再翻查中心寶典
覺得有以下幾點補充
1) 知道經手者, 是否親友? ->社署case
2) 16以下, 未成年 刑事case
3) 家長合作= =這點寫得很混, 大概要和家長合作
4) 家長陪同下使用家計會服務

大抵偶沒有接觸過, 只能提出愚見

[ 本帖最後由 wah 於 2008-9-5 10:09 PM 編輯 ]



多謝wah的提醒!
因為我好喜歡書那種味!
所以一聞到就……失去……
真的!

就杰的分享
我認為
一。先要了解自己對這類行為的看法、價值觀……真正那種!不是齋講那種!
否則,怎樣介入都無意思!
二。要真正、全面了解該行為的模式、可能的影響……否則又無意思,只是無料到的吹水、不認真的態度!又是齋講!
三。如果,自己真真接受不來,就不要硬著頭皮、厚著臉皮去作介入!
四。了解自己的情況後,才作介入,甚至,應讓年青人了解社工自己的高場看法,讓年青人去揀是否由你服務!
五。無論什麼立場、什麼治療法,都應以年青人的真正well being出發!讓他們感到、明白、體會到社工這立場!!

以生命影響生命!!!

超華
presenting problem is not a problem!
我諗,要認識左佢地先可以答到你自己!

以我經驗,認識左之後大多會感到他們需要幫助!

[ 本帖最後由 超華 於 2008-11-4 03:56 AM 編輯 ]

wah
每個人背后也有一個故事
每條路的選擇, 背后也有一個原因

若果他們是順順利利地生活, 一點偏遠行為也沒有
那么他們是我們的重點服務對象嗎? (按服務指引來說)
我們的工作不是錦上添花, 而是雪中送灰
灰送不成, 那么送一支火柴, 木柴...
也會在他們的生命中, 感受到一點溫暖




歡迎光臨 Youthconcern Network (http://www.youthconcern.net/web/) Powered by Discuz! 7.2